免費把戲:“迅雷不再采購任何影片”
從創(chuàng)立之初,迅雷似乎就無比深諳中國消費者的心理,知道如何打好“免費”這張牌,更知道如何在大盜和善人這兩個角色間收放自如——在版權方面做大盜,在用戶方面裝善人。
用戶在迅雷上觀看影視內容是免費的。但是迅雷絕不會告訴它的用戶這樣一個事實:它的免費不是因為生性慷慨,而是因為資源都是偷來的,根本沒辦法收費。迅雷所能做的就是盡量讓更多的用戶來使用,然后用偷來的資源換取廣告,落袋為安。這也正是迅雷的最大偽善之處,拿著別人的錢來假裝慈善,公然破壞行業(yè)準則。
在用戶看來,提供免費大片欣賞的迅雷確實很“可愛”。只不過這份假扮可愛的背后是這樣的一組數(shù)據(jù),美國電影協(xié)會中國區(qū)總裁馮偉在一次演講中提到:中國每年因盜版導致的損失達27億美元,其中中國本土電影的虧損占到了14億美元。
把贏利點建立在偷盜成性上。相信任何一個成功的商業(yè)模式都不會是這樣。不過迅雷顯然不同意這樣的說法,迅雷對它的這套“以盜為綱”的商業(yè)模式是非常滿意的,至少從沒見過迅雷對自己的偷竊行為有過愧疚之情。而鄒勝龍在媒體采訪中就此說過這樣一句話,“迅雷不再采購任何影片。以后也一樣,迅雷將實現(xiàn)零采購!
2007年,在強大的版權壓力下,迅雷推出過“版權認領計劃”,提出與版權單位簽署合作條款,將該版權內容收入中除去運營成本部分的收益,采取五五分成的方式回饋給版權單位,讓版權所有者獲得收益。
業(yè)內人士指出,迅雷此舉是在企圖將盜版行為合法化!斑@是一個強盜邏輯,搶了別人的財物,等到被抓住了,強盜還要扣除掉自己的辛苦費,才把搶來財物返還一半給受害者!
2008年,在遭受到數(shù)次版權官司打擊后,迅雷購買了電影《黃石的孩子》的版權。在整個2008年,偌大的迅雷公司就只買了這么一部電影。迅雷表示將讓用戶免費觀看該片,目的是“要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一次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且會深有啟發(fā)的機會”。
而在另一邊,迅雷旗下的迅雷在線因為充斥著色情內容,一度被業(yè)界封為“中國最大的色情資源聚合門戶!
迅雷用免費籠絡住了人心,獲得了用戶的追捧。但換一個角度去看,就像評論家所指出的那樣,迅雷培育了網(wǎng)民的盜版情結!熬W(wǎng)絡生活要免費,免費就要去找盜版,盜版就得去找迅雷。在我們自己看來很正常,但從法律角度看,我們都在違法,而迅雷就是那個縱容者和犯罪內容提供者。”
對于用戶來說,“我們都在違法”這樣的說法有些沉重了,把互聯(lián)網(wǎng)版權意識的進步重任交給用戶承擔,有些不切實際。維護版權尊嚴本來就是法律以及制度需要去做的事,我們所要做的事則是去設計這樣一套制度。據(jù)悉,在今年10月下旬舉辦的“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論壇”上,網(wǎng)絡時代的著作權保護立法系統(tǒng)化問題已經引起了學者們的熱議?梢灶A見的是,一旦版權保護的法律完善,制度健全,像迅雷這樣依靠盜版牟利的公司其生存空間必將越來越小。
上一頁 [1] [2] |